今天是
简
繁
无障碍服务
网站首页
本院概况
工作动态
党的建设
检务公开
法律法规
12309网上检察服务
网页无障碍
网站首页
本院概况
工作动态
党的建设
检务公开
法律法规
12309检察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时代辽宁精神
新时代辽宁精神
青年话振兴㉝丨李承睿:检察赋能,抚平青山伤疤
时间:2024-04-1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大
|
中
|
小
】
一眼入夏,一叶知秋,今年是我从事检察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三年来,我和身边的这株小树苗共同扎根,一起成长,参与见证我院公益诉讼检察办案团队积极能动履职,建立全省首个“补植复绿”示范林基地,尽心竭力抚平青山“伤疤”,让家乡焕发新绿的点点滴滴。下面就给大家讲讲我和小树苗的故事。
我的家乡新宾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抚顺市东部山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总面积470万亩,覆盖率达75.9%,是全国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县。如此丰富的森林资源,本该得到珍惜和保护,但是近些年盗伐、滥伐林木、非法占用农用地、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等案件频发,给郁郁的青山留下一道道伤疤。在我院持续严厉打击下,近三年成功办理此类案件120件。而今特大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已得到遏制,但小规模滥砍盗伐案件仍时有发生。
2020年10月,赵某某未经林业部门审批,违法砍伐林木946株,其行为破坏森林资源,损害生态环境。时值最高检提出“贯彻恢复性司法理念,促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我院以此案为探索,实践恢复性司法理念,对赵某某涉嫌滥伐林木罪提起公诉的同时,要求其承担生态修复补偿款6881元。我们以此案为起点,开启了新宾公益诉讼检察应用恢复性司法理念办理环资类案件的新模式。
有了生态修复补偿款,我们开始思索如何修复生态损失,抚平青山“伤疤”。结合新宾县山林生态现状,我们拟采用“补植复绿”的方式修复受损植被,就是根据受损树木树龄、数量,科学评估出补种树苗数,选择荒山作为种植基地,集中补种,科学管护,将荒山变青山,涵养县域生态环境。我们主动邀请“外脑”助力,与县自然管理中心的专家共同探讨商定,委托国有关家林场作为第三方进行种植、管控,共同建立“补植复绿”基地。
首先,要解决在哪里种树的问题。根据县域山林植被覆盖情况及分布,我们初选南杂木镇、红庙子乡等植被覆盖率低、荒山集中且面积较大的3处地方作为备选基地。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步建立基地,综合考量土壤、植被等情况后,我们决定将荒山面积90亩、绿植覆盖率低的红庙子乡小青背作为第1处“补植复绿”示范基地,先试先行。
其次,要解决种什么树的问题。为保证树木成活率,我们反复对比了本地常见的油松、樟子松、云杉等树木品种,经过专家测算,最终决定栽种红松。红松不仅能吸碳吐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又是很好的经济林木,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都很高。同时,为了更好地管理赔偿金,我们与相关行政、司法部门沟通后达成一致,明确生态功能修复赔偿金由林业部门代管,检察机关实时监督。
就这样,第一片补植复绿公益林终于种上了,看着新栽种的小树苗,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保护好它,让树苗长成参天大树。2022年初,我院又制定出台《公益诉讼补植复绿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解决“种不好、无人管、养不好”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制度保障。三年来,经过不懈努力,补植复绿基地已成功种植3期,补种红松百余亩,共计15000余株,成活率高达96%,曾经的荒山变青山。小青背基地也成为全省首个“补植复绿”示范林基地。
今年8月,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益心为公”志愿者的见证监督下,我院会同县自然资源发展中心及相关部门人员一同来到小青背,对建立满三年的第1期“补植复绿”示范林基地进行评估、验收。“这几年,国有林场一直对基地严格管护,基地补植红松的成活率高,长势良好,再过五、六年,这些红松就会见果,很有实效”,在场的志愿者忍不住啧啧称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新宾公益检察人将积极响应省检察院党组号召,踊跃投身“振兴新突破 党员当先锋”建功行动,能动履职,以“检察蓝”守护“家乡绿”,在服务保障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展现更大检察担当和作为。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时代辽宁精神
青年话振兴㉝丨李承睿:检察赋能,抚平青山伤疤
2024-12-09
一眼入夏,一叶知秋,今年是我从事检察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三年来,我和身边的这株小树苗共同扎根,一起成长,参与见证我院公益诉讼检察办案团队积极能动履职,建立全省首个“补植复绿”示范林基地,尽心竭力抚平青山“伤疤”,让家乡焕发新绿的点点滴滴。下面就给大家讲讲我和小树苗的故事。
我的家乡新宾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抚顺市东部山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总面积470万亩,覆盖率达75.9%,是全国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县。如此丰富的森林资源,本该得到珍惜和保护,但是近些年盗伐、滥伐林木、非法占用农用地、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等案件频发,给郁郁的青山留下一道道伤疤。在我院持续严厉打击下,近三年成功办理此类案件120件。而今特大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已得到遏制,但小规模滥砍盗伐案件仍时有发生。
2020年10月,赵某某未经林业部门审批,违法砍伐林木946株,其行为破坏森林资源,损害生态环境。时值最高检提出“贯彻恢复性司法理念,促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我院以此案为探索,实践恢复性司法理念,对赵某某涉嫌滥伐林木罪提起公诉的同时,要求其承担生态修复补偿款6881元。我们以此案为起点,开启了新宾公益诉讼检察应用恢复性司法理念办理环资类案件的新模式。
有了生态修复补偿款,我们开始思索如何修复生态损失,抚平青山“伤疤”。结合新宾县山林生态现状,我们拟采用“补植复绿”的方式修复受损植被,就是根据受损树木树龄、数量,科学评估出补种树苗数,选择荒山作为种植基地,集中补种,科学管护,将荒山变青山,涵养县域生态环境。我们主动邀请“外脑”助力,与县自然管理中心的专家共同探讨商定,委托国有关家林场作为第三方进行种植、管控,共同建立“补植复绿”基地。
首先,要解决在哪里种树的问题。根据县域山林植被覆盖情况及分布,我们初选南杂木镇、红庙子乡等植被覆盖率低、荒山集中且面积较大的3处地方作为备选基地。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步建立基地,综合考量土壤、植被等情况后,我们决定将荒山面积90亩、绿植覆盖率低的红庙子乡小青背作为第1处“补植复绿”示范基地,先试先行。
其次,要解决种什么树的问题。为保证树木成活率,我们反复对比了本地常见的油松、樟子松、云杉等树木品种,经过专家测算,最终决定栽种红松。红松不仅能吸碳吐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又是很好的经济林木,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都很高。同时,为了更好地管理赔偿金,我们与相关行政、司法部门沟通后达成一致,明确生态功能修复赔偿金由林业部门代管,检察机关实时监督。
就这样,第一片补植复绿公益林终于种上了,看着新栽种的小树苗,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保护好它,让树苗长成参天大树。2022年初,我院又制定出台《公益诉讼补植复绿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解决“种不好、无人管、养不好”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制度保障。三年来,经过不懈努力,补植复绿基地已成功种植3期,补种红松百余亩,共计15000余株,成活率高达96%,曾经的荒山变青山。小青背基地也成为全省首个“补植复绿”示范林基地。
今年8月,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益心为公”志愿者的见证监督下,我院会同县自然资源发展中心及相关部门人员一同来到小青背,对建立满三年的第1期“补植复绿”示范林基地进行评估、验收。“这几年,国有林场一直对基地严格管护,基地补植红松的成活率高,长势良好,再过五、六年,这些红松就会见果,很有实效”,在场的志愿者忍不住啧啧称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新宾公益检察人将积极响应省检察院党组号召,踊跃投身“振兴新突破 党员当先锋”建功行动,能动履职,以“检察蓝”守护“家乡绿”,在服务保障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展现更大检察担当和作为。